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储能行业亏损赚钱难,瑞浦兰钧聚焦大容量打响突围战

2024年05月17日 15:24 来源:车行天下 超过:次关注 微信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好友 扫描二维码,分享给朋友:

在估值万亿的市场面前,2023年储能行业的发展却已然不可同日而语,企业间分化严重,整体表现亏损赚钱难,已有不少玩家黯然离场。而在如今常态化内卷的储能市场,唯有技术创新方有一线生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的超10万家储能企业中,拥有研发能力且活跃在市场的仅数百家,包括成立于2017年的瑞浦兰钧,正以自主研发的问顶技术摆脱这一市场困境。

很明显,当储能市场进入洗牌阶段,增速放缓、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利润压缩等寒气吹向了每一个储能企业。作为身处其中的锂电新贵,瑞浦兰钧同样有过阵痛,不过在其动储战略和领先技术的强势加持下,不乏砥砺前行的底气与实力,积极拥抱产业内卷。

储能行业亏损赚钱难 瑞浦兰钧聚焦大容量打响突围战



动储战略并行,市场拓展迅速

可以说,在动储产业整体承压的大环境下,瑞浦兰钧能抗住内卷竞争,能挺住市场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力动储双赛道。

据了解,瑞浦兰钧在成立早期就把动力电池方面的核心技术、系统集成等研究,延伸到储能领域,确立了当时业内少有的动储双驱结构,快速成长为看齐宁德时代“动储”两条腿走路的锂电企业。而基于动储双线,加上动储产品类型丰富,让瑞浦兰钧即便是在面对大量玩家涌入赛道、出现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的洪流时,也具备高度的抗风险能力,确保企业发展的稳定性,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储能行业亏损赚钱难 瑞浦兰钧聚焦大容量打响突围战

以事实说话,在2023年动储出货量排名中,瑞浦兰钧分别拿下2023年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第六、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排名第四的成绩,受到市场认可。

储能行业亏损赚钱难 瑞浦兰钧聚焦大容量打响突围战

值得提及的是,得益于前些年国内储能产业利好政策和下游应用井喷,以及海外储能需求爆发,瑞浦兰钧抓住了储能的时代风口,一跃成为储能电池头部企业。其储能电池业务已是重要的创收来源,在目前的营收占比中超过六成,持续攻城略地。



打造问顶矩阵,抢占大容量高地

对于一家锂电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不止于依靠前瞻的企业战略,还必然要有核心的创新技术,以此为壁垒保持领先优势,迎风直上。

这点瑞浦兰钧同样做到了。

凭借着动储战略的抢先布局,瑞浦兰钧主攻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范围从单体到系统应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旗下产品全面覆盖到动力系列158Ah、200Ah、R300&R600长电芯等,储能系列320Ah、345Ah以及5.5MWh、6.9MWh电池舱等,甚至着力于未来趋势之一的半固态电池研发,不断完善产品线以应对市场变化。

储能行业亏损赚钱难 瑞浦兰钧聚焦大容量打响突围战

而技术创新可以驱动企业发展,这话显然没错。瑞浦兰钧在推出自主研发的问顶技术后,凭借电芯结构和电化学体系创新所打造的问顶电池成了市场宠儿,持续获得国内外大额订单,备受客户认可。

毫无疑问,问顶电池实现了大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方面的平衡,是其一战成名的关键原因。另外,在前不久的ESIE领袖峰会上,问顶电池还获得第八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2024储能卓越产品奖TOP10”,依然高光加身。

储能行业亏损赚钱难 瑞浦兰钧聚焦大容量打响突围战

可以说,问顶技术的诞生,在引领一场创新电池革命的同时,也在赋能瑞浦兰钧旗下的产品矩阵,可为全球客户提供更经济更安全更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进一步做好降本增效,拥抱绿色未来。


储能行业亏损赚钱难 瑞浦兰钧聚焦大容量打响突围战



积极迎合行业趋势,砥砺前行

不难预见,尽管随着大容量时代序幕的拉开,无论是动力还是储能包括系统应用,市场对大容量电池的需求愈发高涨,这对于锂电企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赛道玩家多、电芯降价潮、库存压力等因素也在制约锂电企业的发展,导致行业内卷出现普遍亏损现象,挑战同样不小。

在这样的背景下,瑞浦兰钧立足于动储并行战略,一方面继续深耕新能源动力和储能领域,积极迎合行业变化,另一方面快速打造问顶电池矩阵,以技术创新破局,成为大容量时代引领者,且有望进一步拉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充分应对企业间的深度化竞争,打响这场突围战。


文章标签:储能行业赚钱难

编辑:武占实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等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原创及转载分享内容目的在于传递、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85127916@qq.com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