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8这个计划中的量产时间点逐渐接近,这家智能汽车大军中的一员正在不断吸收外界对产品的需求变化。
因此,在刚过去的9月我们和奇点汽车联合创始人杜宝南聊了聊奇点汽车的设计理念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解读。
在经历过PSA、上海通用等车企以及摩托罗拉、酷派等手机公司的设计工作后,杜宝南对智能汽车的设计有着独特的看法。在他看来,传统汽车设计相比,智能电动车有三个不同。
传统车企的产品设计周期在三年以上,互联网出身的新造车企业则要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给到我们的时间最多只有两年,既要保证产品品质,又要力争满足两年后的消费者审美及用车喜好”杜宝南说。
奇点汽车的设计团队曾在两周里作出了四套设计方案,这相当于往常三个月的工作量。除了常规的手段,还引入了高科技技术,如MR混合现实工具,让设计结果一目了然,实现即时修改,精确高效。
这与当年小米公司以周为单位举行用户体验改进会的场景有着相似之处。事实上,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有着类似景象。但不同的是,汽车相比其它产品而言仍然要复杂的多。
单就汽车而言,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也有太多不同之处。杜宝南举例,智能汽车车身密布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这对于车身设计和喷漆都提出了要求,既要保证美观,也要确保功能。
“比较丰富的任职经历让我看到了不同行业的差异,也看到了类似的趋势:国内汽车行业像手机发展一样,正在经历产品从无到有,从功能到智能、从山寨到原创的道路。未来,汽车行业在新趋势下,将走向用户体验为主的设计路线。”杜宝南表示。
事实上,无论在设计领域还是工程领域,关于传统车企和新兴造车企业之间谁被谁颠覆的话题从未停过。就设计而言,新兴企业没有负担,可以天马行空。但传统车企领域丰田 C-HR、雷克萨斯 LC、大众 Arteon等车型的设计也相当具有未来感。
传统车企的量产车越来越接近概念车,那么新兴造车企业如何实现自身的设计优势?杜宝南的回答是,对智能汽车来说,外观设计很重要,但智能汽车更注重产品的功能。
奇点试图打造的是一台“懂你”的轮式机器人。设计上最大的差异化优势是以用户为中心,深入到用户的用车场景中去,用实际的设计解决用户场景中的需求和问题,让汽车可以与人交流。
比如LED显示屏。iS6车头车尾各有一块LED显示屏,可显示文字和简单图案。“这是我们基于用户心理洞察,旨在彰显车主个性的设计,同时也是车内与车外展开沟通的窗口、是空间的交互。”杜宝南介绍道。
再比如在传统车领域已经消失的对开门设计。一般而言,对开门都只存在于高端车型上,在奇点iS6的级别里不会出现,但该车应用对开门设计并不仅仅显示档次和车主个性,同时也为了更方便用户上下车,这一设计是充分考虑到了有孩子或有老人家庭的用车场景而设计。
此外,奇点汽车的人车交互理念是将人、车、生活串联起来,奇点iS6除了车内的智能化包括系统OTA升级、自动驾驶等科技化配置,还打造一整套车联网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家居等一系列物联网设备。在奇点汽车看来,车只是一个端口、一个移动智能终端。
关于“以用户为中心”,这是几乎每家公司的口号。奇点汽车采用了直接了当的做法是:iS6的设计就是由1千名用户提案,再由用户参与筛选而确定的;奇点iS6的车型也是由用户投票决定的。
如何吸引用户最终购买这款车是每家公司都要思考的问题。对于iS6而言,其30万以内的售价并不高。这样的价格至少不会让用户在“尝鲜心理”和“成本”之间太过于纠结。
当然,就如同上汽、北汽的新能源车那样,卖给用户并不是唯一运营途径,iS6同样可以用作共享汽车。杜宝南表示,奇点汽车的终极梦想就是通过每一台车的智能化,使得整个交通系统拥有了高效的运转能力。再与共享经济模式进行有效结合,路上的私家车将越来越少。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这种新的用车方式的时候,大都市的交通生态将变得更健康。
眼下,奇点汽车并未透露何时能够为我们实现这个梦想。不过,随着2018年来临,包括奇点汽车在内的多家新兴造车公司都将拿出最终的落地产品。届时,谁离梦想更近将一目了然。